近日,bilibili以营销三部曲:《后浪》、《入海》、《喜相逢》一夜刷屏全网,成为社会大众讨论热点,甚至一度登顶热搜,无人能敌。
这波营销在广告圈中也仿佛被打了一针肾上腺素,转发、讨论,热火朝天。从《后浪》到《喜相逢》,不难看出,曾经的“视频小站”格局越来越大,吸引更为广泛人群的同时,也加速了迈向更广阔主流文化的进程。
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,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诸如视频营销、社群营销、论坛营销、创意营销等不胜繁多的营销手段皆可自成一派,但琳琅满目的传播方式、越来越多元化的受众关注点也促使传递品牌信息的难度与日俱增。
而对于抢夺受众注意力,作为Z+之外创意的首席创新官&创始人、作业帮#妈妈别紧张#、碧桂园“怕回家”等营销事件背后的“主谋”,郑大明这位创意前辈提出了另一种新的营销理论——“冲击波营销”。
打破常规,提出全新营销理念
1988年,郑大明曾以江浙沪第1名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少年班。工作之后,其陆续获得国际国内创意奖300余项,是中国第1支THE _disibledevent="mso-spacerun:'yes';font-family:微软雅黑;font-size:10.5000pt; mso-font-kerning:1.0000pt;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