拥有超过1500万会员的美团互助在1月15日发布关停公告:“因业务调整,美团互助将于2021年1月31日24点正式关停。一石激起千层浪,除行业内广泛关注外,也引发社会的巨大讨论声。对此,银保监会表态:偏离美团主业和逆选择风险不断增加是主要原因。
纵观美团互助,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,互助金波动很大,从2020年7月份的7.5万,一跃到2021年1月份的1042.6万,这种逆选择失控或许直接导致了美团互助的经营危机。

从美团互助的历史来看,美团互助于2019年6月上线,正是网络互助行业异常红火,各个网络巨头纷纷涌入网络互助行业的时刻。
巨头涌入,巨大的竞争,瞬间混乱的行业,让很多互助平台采用了一些0元加入等过度营销方式,来争抢会员,美团互助更是首先打出无线拓展病种种类的旗号。网络互助行业突飞猛进的时刻,除相互宝外,其他的互联网巨头可能都不同程度的体现了这一种较为激进的特质。
短短半年,美团互助的会员数量激增到1500万。但所带来的后患是无穷的,从表面上看,无限拓展病种种类对会员是有利的,但是实际上,无限拓展病种种类不是美团互助在承担风险,是把风险转嫁给用户。
因为网络互助平台的互助金都是会员均摊,会员在加入时,是搞捆绑的0元加入,但是加入后,用户需要进行分摊,申请互助的人越多,需要分摊的互助金额就越大,但是由于用户没有足够的了解和知情权,所以很多用户以为是不需要分摊的,是免费的“午餐”,或者一年只需要几分钱几块钱,这种偏颇的认知就让很多用户有上当受骗的感觉,导致大量的用户流失。
所以,对大多数平台而言,更多的病种互助计划,相应会增加平台的管理风险,不管在支出金额管控上,还有用户资质审核上,都可能造成风险失衡,并带来道德逆选择事件的发生,包括已患病用户带病加入,互助成员不遵守契约进行互助金欺诈,平台不遵守契约造成成员利益损失甚至欺诈等。
"通往奴役之路,常由善意铺成"。看似0元加入、"不需要付出就能得到高额保障"的互助平台不仅不会给大众带来福利,反而会增加道德逆选择的发生。
这也说明,在很多网络互助企业跟风成立后,很多平台并没有找到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良性的、长期可持续的发展模式,而只是将在其他行业的经验拿来用,用资本铺路,进行盲目的扩张,但是却忽略了网络互助行业的属性。因此,他们的失败本质上,就是一种市场规律的体现,也是不遵守网络互助行业规则的结果。
美团互助的关停,就是这些企业的代表,代表着互联网巨头的“拿来主义”是错误的,水土不服的。但是这并不是网络互助行业的代表。此前,有媒体表示,从关停互助业务整体来看,或将成为“分水岭”,这个“分水岭”并非是网络互助行业发展的“分水岭”,而是互联网玩家和真正网络互助平台的分水岭,它并不代表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。
从目前来看还处于相对初期的阶段,很多机构都没有真正找到一个良性的、长期可持续的运营方式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无论是进入还是退出网络互助行业,其实都是一种市场规律的体现。
在2020年发布的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》提到:到2030年,全面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,医疗救助为托底,补充医疗保险、商业健康保险、慈善捐赠、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。
这给网络互助行业奠定了基调,网络互助是作为商保和社保的补充。实际上,近几年,网络互助的发展着实惠及了大量的人群。“相互宝“目前成员规模稳定在1亿以上,成员中有一半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,来自农村和县城的成员占比超过三成;水滴互助的主要用户为三线及以下城市群体,会员中超七成人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。根据相互宝、e互助、水滴互助、轻松互助的平台的公开数据,也可以发现,平台互助了大量的癌症大病患者,让这些患者可以获得可观的互助金,用来治病。蚂蚁集团发布的《网络互助行业白皮书》预测,到2025年,互助参与人数将达到4.5亿人。
这些数据都说明,不少老牌的互助平台,用适合网络互助行业发展的运营经验来进行平台发展,在用户逆选择上也进行了把控。比如老牌平台e互助六年来用户一直稳健增长,互助金也一直稳定,相互宝的会员数量在经历了短暂的下滑后也保持了稳定,这些都是平台发展的结果。
业内人士表示:流量引入后如何设定规则?如何有效剔除道德逆选择?如何为用户每一分分摊金额负责?如何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拿到钱?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靠的正是一套风险管理逻辑。因此,未来网络互助的发展,应侧重于风险管理能力、自身服务能力等"内功"的修炼和建设,而非单纯注重流量增长。
这也是所有网络互助平台需要去考虑的,真正能够把好关,让平台稳定发展,让网络互助真正帮助更多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