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时间 2020 年 7 月 30 日,国内造车新势力代表理想汽车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,股票代码“LI”,发行价每股 11.5 美元,募资总额近 15 亿美元,总市值近百亿美元。

元璟资本合伙人参加理想汽车上市仪式
热烈祝贺理想汽车成功登陆纳斯达克!这也是元璟资本今年第二个 IPO 项目。
2016 年至 2017 年,元璟资本连续投资了理想汽车 A 轮和 A+ 轮融资。早前,元璟资本合伙人刘毅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从与李想见面到最终决定投资只经历了不到 2 个月的时间,“我们聊起来很痛快,效率也高,双方对产品等的想法很契合”他说。在理想汽车上市之际,刘毅然也撰写了《从小米到理想,百亿美金的新物种思考》一文,分享其投资理想汽车的心得体会以及对新物种的见解思考。

元璟合伙人刘毅然(左)与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(右)
以下为《从小米到理想,百亿美金的新物种思考》全文:
7 月 30 日,理想汽车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。按 IPO 定价计算,估值近百亿美金。这是我投资的第三家估值百亿美金级别的公司,前两家分别是小米和美团点评。当回顾这三家公司的投资历程时,我发现三者之间有着某种有趣的关联:小米和理想都可以被称为“新物种”,它们的发展有着诸多相似之处;而美团点评则两次投资理想汽车。感慨之余,顺手写一点关于新物种共性的心得体会。
1.风云再起,似曾相识
如果我们回过头去看,会发现国内电动车和智能手机的发展其实都有一个明确的对标对象。2010 年小米创立的时候,苹果 iPhone 4 风靡全球。2015 年李想创立车和家的时候,特斯拉带动的电动汽车产业也开始风起云涌。
与各自对标对象一样,小米和理想同样选择了垂直整合、软硬一体的方案,并且不约而同采取单点切入、打造爆款的策略,扎扎实实从头做好第一款产品。
不得不说,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的创新者在路径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。但这个巧合的背后,也有深刻的产业逻辑。
手机产业的革新,离不开触摸屏、芯片和App生态的软硬件成熟;而对于汽车工业,电池密度的持续提升和ADAS、激光雷达等新技术的成熟,让汽车有了新的动力和感知。但对于这些新生事物,还有很多体验还不成熟,很多功能未被定义。于是,想要率先创造跳跃式的用户体验,必须要将最新的硬件和软件紧密结合,充分优化,亲自下场做好产品的所有方面。
一家新公司在没有历史包袱轻装上阵的情况下,是最有机会做出最优新体验的。也正因此,才能比传统公司取得更大的抢跑优势。
2011 年我们投资小米的时候,很多传统手机厂商选择和互联网大厂合作,以期相互取长补短,BAT 乃至 Facebook 等都有过类似尝试,但这种松散的合作形式效果并不好,结果也不是很成功。究其原因,是两种基因之间互相推脱或互不相让。
那个时候我就领悟,一个新物种的出现,必须要把多种基因融合在一起,这样才能真正创造出一个软硬件一体的新产品,以及足够差异化的用户体验,这才是一个新物种横空出世该有的样子。
从这个角度看,德国、日本这样的汽车工业大国未必是互联网大国,他们的车内体验做成什么样子还有待观察。中国是制造业和互联网的双料大国,于是智能电动车在中国发芽也很合情合理。
对于打造一个汽车新物种的这件事,我是看到了当年李想及其团队的决心和优势的。就像雷总在小米初期组建的互联网+硬件基因一样,李想虽出身汽车之家的互联网背景,但他熟识汽车产业,组建的团队也是兼具软件、供应链、科技等相关复合背景,对车型规格、车内体验、充电环境、辅助驾驶等诸多规划非常清楚。
有趣的是,就像小米创业初期雷总一直使用苹果一样,李想在创业初期对自己的特斯拉座驾了如指掌。作为公司的超级产品经理,他既深识中国市场,又认真理解对标。与传统厂商相比,"中国特斯拉”们有太多机会重新定义一个适合本地市场的创新产品。我们看到了一个拥有互联网基因和效率的团队全力以赴、从零打造产品的专注和韧性,所以当时我们毫不犹豫地投资了车和家。
从 2011 年到 2016 年,从智能手机到智能汽车,产业的风口再次吹过。作为投资人我感受到的一切是如此熟悉,真的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。
2.新物种,新效率
理想 IPO 前,李想曾坚定的说:“现在的智能汽车就是 2011 年的手机市场,而这个市场会远大过手机”。数据显示,中国的电动车销量占比在 2020 年只有 5% 左右,而在2011年的时候智能手机渗透率为 15%。可以说,电动汽车还处于更早期阶段。
尽管电动汽车比智能手机相比处于更早期阶段,但如果我们把理想 _disibledevent="font-family: 微软雅黑; color: rgb(136, 136, 136); letter-spacing: 0.5pt; font-size: 12pt; background-image: initial; background-position: initial; background-size: initial; background-repeat: initial; background-attachment: initial; background-origin: initial; background-clip: initial;">